拒绝参数,只谈体验,关注导盲犬小抠,真实解读您熟悉的数码产品,本文阅读预计耗时3分钟。
手机是人们使用最广泛的数码产品,通过网络连接,手机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,越来越智能好用。本期,小编与大家分享一款来自国产小米旗下入门机红米12c,它使用全塑料机身,6.71英寸屏幕,搭载联发科heliog85处理,整机并无多大亮点,唯一的特色在于后置镜头,是近乎纯平于后盖的设计,观感和谐,握持手感还不错。
外观上,12c与传统安卓手机类似,也与红米自家的数字系列机型保持相仿的设计语言,即全局塑料材质机身。机器使用6.71英寸的大屏幕,直接提升了机器体积,主要在于它的边框和屏幕黑边很宽,导致握持感非常差。机器厚度做到了8.77mm,重量为192克,不算轻薄,大手掌的男生勉强单手握持,手小的女生几乎无法流畅拿着,得频繁变换手姿,如果再戴上保护壳,机器就会成为半块板砖。配色上,毕竟是入门机,黑色版本的最畅销。
来到机身正面,12c的布局,是LCD屏幕机器正常的水准。表现在屏幕的塑料支架很显著,直接抬升了机身厚度,平面视角下,屏幕黑边也很宽,相当于多包裹了一圈“手机壳”的观感。左右边框宽,额头上是老旧的刘海屏,居中的500w像素摄像头很抢眼,更多传感器和听筒也集成在一处,好在并不突兀。下巴处,受限于封装技术,足有小拇指宽度。息屏状态下,尚看不出黑边与显示区的界限,点亮屏幕,黑边泛起,造型极为粗犷。
翻转手机到中框与后盖,这两处设计也是通用样式。中框是直角边样式,由于屏幕塑料支架的存在,蓦然抬升了很多,等于又多了一个中框的高度。中框上的机器拓展接口,数据与充电口用的是老旧的microusb规格,顶部保留有3.5mm的耳机孔,其它的电源与音量调整三大金刚键也在。至于机身后盖,显眼的是一大块底壳,表层做了凹凸纹理,容易积攒污渍,边角处的摄像头模组做成了和小米11手机相似的样式,圆角矩形底座加上下双摄,集成了指纹识别模块。入门机的话,摄像头像素不用考虑,唯一亮点是模组凹凸很低,几乎与后盖水平,观感很好。
开机使用12c,它的厂包系统是熟悉的miui13,经过一段时间迭代,可以更新到miui14。机器搭载的处理器是联发科heliog85,性能一般,满足日常使用的话没问题。小编拿到手的是6gb加128gb的版本,从厂包升级到miui14,觉察到明显的卡顿与响应问题。从首次进入桌面到加载到APP列表,过程很慢,而上滑和下拉等常规操作,系统表现得也慢一拍。其他的系统APP,点击进入和退出,不会卡顿,只是过程很生硬,没有过渡动画可言。
继续操作12c,当做备用机走一遍所有的APP。安装第三方应用,常用的资讯浏览、即时通讯等,差不多80mb的安装包,安装过程还算快。首次进入会很卡,退出再进入,反复十几次,就会流畅很多。如此操作可以在所有APP上试一次,操作慢慢就显得跟手。不过,一些游戏APP,哪怕是很小的单机游戏,无论进退多少次,都不会改善加载与运行速度。
而在较为影响观感的屏幕显示环节,机器是LCD屏幕,体验意外的好。主要是观感不刺眼,长时间观看,也没有不适,除了户外强光环境下亮度略低,暗光环境里,会显得更加柔和。在屏幕清晰度上,12c的分辨率仅有720p,颗粒感有,不那么明显,图片和视频浏览,感受不到差别。低分辨率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续航,12c仅有5000mah电池,在10w快充下,100多分钟才充满,但它也非常耐用,待机时长、连续使用时长,都比同尺寸同型号处理器的其它机器好很多。
综合来看,这样一款红米12c手机,售价仅有百元,是小米公司入门机的代表,也是国产数码产品的代表(毕竟价格太低)。与一些寨厂产品比较,12c有正规的包装与售后,有过硬的系统和更新,质量有保证,使用起来,也不会太卡顿。日常应用,当备用机,纯粹接打电话,没有任何问题。
上一篇:斐济的劳群岛、罗图马岛
下一篇:没有了